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新闻公告 >> 中医健康讲坛

【中医健康讲坛】一碗姜汤解了燃眉之急 ——带您走进中医治未病的大门

  • 时间:2021年1月5日
  • 浏览次数:4956

  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期主讲嘉宾:治未病科副主任朱久峰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采写:融媒记者 宗芸 张可欣

  众所周知,提起中医,大家最熟悉的是讲究辨证施治、“一人一方”。而中医的博大精深,其精髓之处不仅在于传统中草药的配伍运用,也在于结合个人的生活作息、饮食、运动等进行综合调理。本期栏目就让我带大家走进中医治未病的大门。
  一份神奇食疗方
  今年春节期间,一位武汉的孕妇通过我的同事发来求助信息。她孕期6个月多了,出现了十几天的低热乏力等感冒症状,由于疫情原因,就医未果。因远程联系,我只能详细了解她的症状,却没办法开药,只给了她一个通用食疗方——姜汤。只是,这份姜汤也不是普通的姜汤。取生姜4-5片,葱白3根,红糖一勺,用3至5碗水煎煮至一碗水,服后盖被睡下。2日后,这位孕妇的症状就得到改善,也恢复了食欲,远在吴江的我也终于放下心来。
  姜汤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味发汗食疗方,在过去,感冒喝姜汤几乎是妇孺皆知的常识,然而现在大多数人感冒都会第一时间考虑使用西药。当然,被人们忽视的不仅是简单的姜汤。
  近年来,围绕中医的讨论也从未停止,其中不乏对中医误解的声音。在看诊过程中,由于时间有限,我们没有办法做到向每个患者宣教中医知识,却始终坚持药、食、作息等于一体的“处方”建议。
  中医讲究人体平衡
  中医,讲究阴阳调和,讲究一个“度”字,也就是人体合理的平衡度。许多疾病发生的原因,都是因为人体内的气血供需不均衡导致阴阳失衡造成的,此时就需要通过中医的调理来重新恢复平衡。我们追求在“度”里的健康,并不是死板的非对即错,而是注重人的整体性,与其说中医看病,倒不如说中医看人。
  每个病人的病因不同、体质不同,所以相对应的治疗方法也不同。我门诊上处理的病症,每个人都不一样。在诊疗过程中,中医看重的是找出病源。不确定患病的原因,不了解病理机理,是无法治好病人的。反之,便可对症下药。
  治未病科是承载了中医技术含金量的科室。在治未病科,并不以症状和患病器官细分患者,我们看的是病人整体的症结,找出宏观性的病源,突破“头痛治头,脚痛医脚”的局限。
  
如何把握健康的“度”
  那么,我们日常生活中,如何把握住健康的“度”,保持自己身体的平衡,预防亚健康呢?在这里,我有几点建议提供给大家参考。
  一是合理膳食。每餐吃到七到八分饱,即不撑着为宜,十分饱就是很撑的状态了,将用餐量掌控在合适范围内。二是日常作息要规律。避免熬夜以及一些影响健康的高危因素。三是随四季、节气的转换来生活。我们要顺应自然规律,该冷的时候冷,该热的时候热,因空调病引起的各类慢性健康问题比较多。
  由于现代人工作压力大、生活节奏快,或多或少都出现一些亚健康的问题。这些情况可能西医没有办法立即解决,针对大家比较集中的问题,我也有一些个人的想法供参考。
  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是颈椎病,我的建议是尽可能地不使用枕头,换句话说睡觉时使用枕头就相当于平躺的时候也在低着头。还有一些脾胃失调的人群,或者大病初愈的人群,要多喝粥,忌食牛羊虾蟹等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,以减轻脾胃运化的负荷。
  最后特别要提醒的是,服用中医药方的患者,部分患者出现呕吐、腹泻的症状,请与医师充分沟通,有些是中药方的正常生理现象,通过中草药的运用,将体内的废水、废气等排出体内,能更好地恢复脏腑机能。